查看原文
其他

温大教师|朱国平:在温州奉献第二青春

叶铭 温州大学 2021-10-14

朱国平在书房中



个人名片

朱国平,美术学博士,国家二级美术师,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。曾荣获江苏省“五个一批”人才、中国文联“德艺双馨”艺术家等荣誉称号。


在40+的不惑之年,毅然离开领导岗位、走出舒适圈,投身考研大军,最终顺利获得名校硕士、博士学位……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朱国平,拥有一份普通人不敢轻易尝试的洒脱与勇气。

学有所成后,朱国平舍弃一线城市的发展机会,选择来到温州“从零开始”。决心要在温州奉献第二青春的他,背后都有哪些传奇故事? 


不惑之年学日语重返校园考研


朱国平是一名70后,出生在江苏溧阳的一个小山村。朱家人口众多,朱国平是家里七兄妹中的老幺。溧阳是蜚声海内外的“中国少儿书法之乡”,高中时经老师引导,朱国平走上了学习书画的艺术之路。

1991年,朱国平考上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,主功书法,兼修国画。大学毕业后,他凭借一技之长回到家乡溧阳工作,当起了书画专职教师。“在中学教美术的10多年,让我感触很深。我从一个学生的身份转变成教师,从学习知识转向传授知识,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,时刻倒逼着我去完善自己不懂、不擅长的知识。”朱国平回忆说,基层从教经历帮助他打下学术理论的基础,也让他的个人艺术修为有了一定提升。

时间辗转到2004年,朱国平被调往溧阳市文化馆,先后担任展览部主任、副馆长,负责溧阳全市的美术、书法等文化工作。溧阳有着天然的书画创造肥沃土壤,加上分管工作便利,朱国平在文化馆工作期间迎来了其个人书法创作的第一个巅峰期——获得国家、省级书法作品奖及入选各类书画展的作品,大多创造于这一时期。

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朱国平对新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。“技法是一个底层的东西,离不开文化的修养和理论的提升,于是我有了走出去再学习的念头。”朱国平告诉记者,他于2011年走出舒适圈,前往中国艺术研究院进修,随后又学习日语备考研究生统考。2013年,他以43岁的“高龄”成功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美术专业硕士(中国画方向),师从全国著名书画家阮荣春。学无止境的他,在硕士毕业后又一鼓作气攻读了同校艺术学博士学位,在2020年6月顺利毕业。

回顾过往,朱国平感慨良多:“以前有老师说我的字就像‘农村人堆稻草’一样乱七八糟,但他再次看到我现在的书法作品时震惊不已,我说‘可能这就是阴差阳错’。人生中有很多事情并非按照你既定的方向发展,往往会如同波浪一般,一波一波推着你走向未知的发展方向。”


 上海书协为其举办高校学生首展 

“与书法打交道这么多年,您觉得喜爱书法的程度有多深?”面对记者的提问,朱国平用“近乎痴迷”这四个字来回答。他补充解释:“有种较为流行的说法,通过精准的一万小时专业训练就可以达到世界一流技术水平,按照十年寒窗苦读的标准来计算,每天需要练习3小时左右。而我本人以365天为分母,平均每天练习书法的时间可以达到5小时。”

得益于辛勤付出,他的书法造诣不断得到提升,书法作品曾分别获第一、二、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、艺术奖、佳作奖。喜爱书法的人都知道,兰亭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专业奖。该奖项由中国文联和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颁发,每三年评选一次。此外,朱国平的各类书法作品还曾多次入展国家级展览、江苏省省级展览等。


朱国平为温州大学会议室创作的第一幅山水画


朱国平书法作品


在华东师范大学读研期间,朱国平曾拥有一个高光时刻。2015年6月18日至7月10日,“海上扬帆·朱国平书法展”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。该展览共展出朱国平创作的40多件书法作品,以行草书为主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展览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次为高校学生举办的展览。

朱国平的研究生导师、华师大艺术研究所所长阮荣春对自己的爱徒给予较高的评价:“国平性格内向、憨实敦厚,平日很少话语,当我们展开他的作品集时,就会发现他截然不同的另一面:行书作品俊秀典雅,字里行间清纯自然,处处透出温文尔雅、江左风流的文人书卷气;草书作品如万马奔腾、气贯长虹,怒处势如钱塘潮,静处如苍鹰屹石、伺机而动,庄严中见灵动,粗放中见精致。我觉得国平的书法作品中充溢着元代画家钱选所说的那种高雅的‘士气’。”


  舍弃一线城市毅然选择来温发展  


一切过往皆为序章,头顶诸多光环的朱国平在2020年6月迎来了博士毕业、重新就业的一刻。该选择留在一线城市继续发展,还是选择发展潜力更大的二三线城市从零起步?朱国平选择了后者。

“之前其实都没想过要到温州工作,更多的关注是放在一线城市的发展机会上。2020年3月,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办公室主任张丽与我取得联系,我从她那里了解到,作为永嘉学派诞生地的温州,如今正处于书法学科的大发展大建设时期,急需引进一位像我这样的学科带头专家。”朱国平回忆,经过双方商谈、了解、共事,他很快便下定决心来温工作,最终于当年8月入职温大,9月即开始正式上课。

提到舍弃一线城市、选择温州的原因,朱国平道出了原委:“温州大学最打动、最吸引我的地方,就是学科专业建设。其实当时有好几所高校在同时跟我对接,其中不乏比温州大学排名靠前很多的重点院校,但是那些高校基本已经有建设好的书法学科,接人脚踵也就意味着缺失了挑战性,而我希望选择更具有挑战性、更有意义的事情来做。温大这边的书法学科专业建设有很多开局的工作要做,学校将提供平台让我组建一个学科建设团队,实现学校与个人的双赢。”


朱国平一家四口在大罗山合影


2020年9月23日,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举行秋季新学期全体教工大会,学院院长谢子静提出了“十四五”发展时期人才队伍建设、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等八大方面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。朱国平作为新教师代表上台发言:“学院领导们有着建设一流美院、一流学科的美好愿景,这也是我心中的梦。我来到温大,是希望在院长和书记的领导下,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,为创建书法学科出一份力。”

在温州大学工作数月,朱国平目前主要负责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,他为自己规划了一个中长期目标:书法学科实现本硕博一体化教学,填补浙南、闽北、赣东区域高等教育领域书法教学的空白。


  坚持17年的公益沙龙落地温州  


除了在温大教书育人之外,朱国平还将自己坚持了17年之久的“三和”书法沙龙带到了温州,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个免费交流学习的场所。该书法公益沙龙由朱国平等人于2003年创办,“三和”意为和(合)古人、和(合)今人、和(合)自然。参加沙龙的人员多为书法业余爱好者,线下沙龙一场最多有50来人参加。此外,朱国平还借助互联网手段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教学。

“书法是我的所爱,提高认识、提升书法艺术境界是我一生的追求。”朱国平热爱书法,更知道一个人爱好书法不易,想找一个好的老师指导更加不易,所以他创办了这一公益沙龙。17年来,沙龙参与者中,已有3人的作品6次入选国家级展览、2人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12人加入江苏省书法家协会,2人考上华东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硕士,1人考上中国美术学院博士。

随着朱国平来温工作,这个沙龙也正式落地温州,目前暂命名为“三和”书法沙龙温州大学公益书法沙龙,举办时间为每周日晚。朱国平的妻子张萍同样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她追随丈夫来到温州,继续担任“三和”书法沙龙跟进班的辅导老师。


朱国平在“三和”书法沙龙为学员示范


“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,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。在基层推广书法文化,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,我会一直坚持下去。”朱国平表示,他将在第二故乡温州奉献自己的第二青春——实现书、画、理论三栖发展的同时,凭借自身所学和培训经验,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在普通百姓中传播书法艺术,以提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素质为己任。


相关链接:

温大教师邹跃飞:用情怀点亮艺术人生

温大教师|彭小燕:特聘教授的温州缘

温大教师|周宏明:幸福是奋斗出来的

温大教师|蒋胜男:不同的角色一样的态度

温大教师|胡振华:与温大“商”院的不解情缘




转载:温州人杂志

责任编辑:杜雨霏

审稿:钟怡琳

终审:付志义

点亮在看,分享第二青春的故事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